1. 耳機的類型
耳機是根據其驅動器(換能器)的類型和它的佩帶方式分類的。
1-1動圈式
動圈式耳機是最普通、最常見的耳機。它的驅動單元基本上就是一只小型的動圈揚聲器,由處于永磁場中的音圈驅動與之相連的振膜振動。
動圈式耳機效率比較高,大多可為音響上的耳機輸出驅動,且可靠耐用。
1-2等磁式
等磁式耳機的驅動器類似于縮小的平面揚聲器,它將平面的音圈嵌入輕薄的振膜里,象印刷電路板一樣,可以使驅動力平均分布。磁體集中在振膜的一側或兩側(推挽式),振膜在其形成的磁場中振動。等磁體耳機振膜沒有靜電耳機振膜那樣輕,但有同樣大的振動面積和相近的音質,它不如動圈式耳機效率高,不易驅動。
1-3靜電式
靜電耳機有輕而薄的振膜,由高直流電壓極化,極化所需的電能由交流電轉化,也有電池供電的。振膜懸掛在由兩塊固定的金屬板(定子)形成的靜電場中,當音頻信號加載到定子上時,靜電場發生變化,驅動振膜振動。單定子也是可以驅動振膜的,但雙定子的推挽形式失真更小。靜電耳機必須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將音頻信號轉化為數百伏的電壓信號,用變壓器連接到功率放大器的輸出端也可以驅動靜電耳機。靜電耳機價格昂貴,不易于驅動,所能到達的聲壓級也沒有動圈式耳機大,但它的反應速度快,能夠重放各種微小的細節,失真極低。
1-4駐極體
駐極體耳機也叫固定式靜電耳機,它的振膜本身就是極化的或者由振膜外極化物質發射的靜電場極化,不需要專門設備提供極化電壓。駐極體耳機具有靜電耳機大部分的特點,但是駐極體會逐漸去極化,需要更換,其壽命約5-10年。
1-5無線耳機和無繩耳機
它們由兩部分組成,信號發射器和帶有信號接收和放大裝置的耳機(通常是動圈式的)。發射器與信號源相連,也可以在發射器前接入前級或耳機放大器來改善音質和調整音色。
無線耳機一般是指以紅外線傳輸信號的耳機系統,無繩耳機是指采用無線電波傳輸信號的耳機系統。紅外耳機的工作頻率從幾KHz到幾MHz,有效距離大約10米,耳機要在可視范圍內;無線電耳機工作頻率為VHF 130MHz-200 MHz、UHF 450 MHz -900MHz,大多數無繩耳機工作在UHF,可傳輸范圍達100米,可以繞過障礙物。兩副或多副無線/無繩耳機可能會相互干擾,所以選擇它們的時候最好選擇有多個工作頻率的品種,對于無繩耳機,工作在UHF比在VHF上受干擾的可能要小。這兩種耳機都有背景噪聲,較高檔的型號都采用了降低噪聲的技術。還要注意的是無線/無繩耳機電池的使用時間,一般不應低于8小時。
2、耳機的結構
耳機的外殼和耳墊的設計是有聯系的,外殼封閉的耳機一般是繞耳式耳墊,外殼開放的耳機常見的是壓耳式耳墊。耳塞則分為塞式和聽管式,后一種有橡皮外套或密封圈,可以提供很好的隔音性能。
2-1開放式耳機
耳機的外殼是開放的,耳墊可以是繞耳式或壓耳式的,質量輕,佩帶舒適,因為是開放的,低頻會泄漏,外界噪聲也會進入,在聲音比較大的時候,聲音的泄漏是比較嚴重的,外界可以聽到,也可以饋給麥克風。它的聲音自然,無壓迫感,低頻準確。
如果耳機開放的程度很高,可以聽到另一邊單元發出的聲音,形成一定的互饋,使得聽感自然。
還有不是經常提到的半開放耳機,它沒有明確的定義,其中一種工作在高頻段時是開放式的,工作在低頻段時是封閉式的,這樣可以有自然的聽感和良好的低頻響應;另外一種耳機對外界聲音是開放的,可以進入,而聲音泄漏非常少;有的人也把外殼開放的繞耳式耳機叫做半開放式耳機。
2-2封閉式耳機
耳機的外殼是封閉的,耳墊緊密的罩住耳朵或壓住耳朵,防止外界聲音進入,這種耳機的耳墊大多式繞耳式的,聲音外泄的很少或根本不泄漏,在專業監聽中使用的很多。聲音一般來說非常清晰,細節豐富,低頻響應非常好,但有可能會過多過重,或有壓迫感,對大多數人來說封閉式耳機沒有開放式耳機舒適。
耳塞這里不多說,高檔的監聽耳塞都是聽管式的,頻率響應是根據個人的聽覺曲線設計的,聲音是非常令人滿意的,使用不當會損害聽力。
3.改善耳機空間感的方法
耳機的空間感一直是令人不滿意的(另一個是低頻),這應該說不是耳機的缺點,而是耳機的特點。耳機就是把兩只小揚聲器掛在頭兩側(耳機最初就是這樣產生的),聲場自然是在頭中的?,F代錄音往往采用多麥克風收音,單點錄音和人頭錄音的唱片很少,這也是耳機空間感不良的一個原因。為了改善“頭中效應”,使耳機聽感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就要對空間進行模擬,其主要方法有三種:互饋(crossfeed)、定位前移(in-front localization)、環繞聲(surround),前兩種方法用于兩聲道立體聲系統,環繞聲用于多聲道系統。
3-1互饋
如AKG K1000、Precide Ergo、Jecblin Float,它們用小的海綿塊使單元保持在耳朵外面一段距離上,這樣每只耳朵都能聽到另一邊單元發出的聲音,這種互饋再加上耳廓的聲音定位作用,聲場會更靠前,富有深度,K1000更是可以通過調整單元角度來調節空間效果。
3-2定位前移
如Vivanco SR2000IFL,一般耳機的單元直接向聽者的耳朵發出聲音,Vivanco SR2000IFL的單元則置于耳朵前方去模擬日常聆聽時聲音的傳遞方式,K1000也具有這種功能,SONY和STAX的一些型號也采用了這種設計。
3-3環繞聲
3-3-1四聲道系統
如AKG K290,每邊單元有兩個驅動器,當饋給其四聲道信號時,會得到比兩聲道更好的空間感,具體的效果與設計有關,如果沒有環繞聲處理器的配合,其聲像仍然是在頭中的。
3-3-2 Sennheiser的Surround耳機
它的環繞聲部分獨立出來,掛在肩上,主聲道耳機還是傳統的方式,頭部可以隨便移動,現在已有for PC的產品。
3-3-3模擬環繞聲
就是用環繞聲處理器模擬出的環繞聲效果,耳機使用的是傳統的雙聲道耳機,采用這種技術的產品市場上有很多,AKG有四聲道的處理器,采用了Dolby定向邏輯;Sennheiser也有類似的產品,如Lucas、DSP360;Dolby公司新推出了基于Dolby AC-3的Dolby Headphone。這些系統需要有較高檔的,已具有優秀聲學設計的耳機配合才能充分發揮其效果。
3-3-4振動耳機
松下有這種產品,它采用了振動的單元,隨低頻信號振動,使人能感覺到低頻,這實際上是改善耳機只能聽而不能感受低頻的方法。但是人是通過內臟感受低頻,通過頭顱感受超高頻的,這種耳機多少有些望梅止渴的意味。
下一篇
|